楊耀健/重慶渝北區
  巴人老祖宗
  留下油榨餅
  據重慶考古隊先期發掘的巴人墓,墓中發現餅狀食品,經檢測為油餅,也叫油枯,即以油料作物種子榨油後殘渣,時期為戰國年間,足證重慶食用植物油加工業始於公元前。巴渝先民曉得白水煮菜不好吃,以土法榨油用於烹飪,很享受。
  l9世紀中後期,重慶的土榨油坊陸續興起,既榨食用油,也榨桐油。清光緒廿九年(1903年),本埠榨制的桐油出口美國。
  土法榨油的傳統工具,由榨筒、榨尖、榨桿及鐵圈、尖方、尖碗、撞桿、上下油槽等組成,另有炒鍋、石磨、槽碾、蒸竈等配套設施。方式為衝壓、碾壓,動力為畜力、水力、人力。因工具落後,出油率低。每年6月至9月榨食用油,10月至次年4月榨桐油。
  l940年4月,國民政府經濟部工礦調整處、重慶中國銀行及中國植物油料廠,共同集資450萬元,引進英、美、德等國設備,在江北紫雲宮籌建第一家機器榨油廠———四川榨油廠。次年元旦建成投產,擁有6台榨油機,每天可加工食用油40噸。主要加工本埠傳統食用油品種菜籽油、麻油、花生油。
  陪都試制出
  桐油發動機
  桐油為非食用植物油,它具有乾燥快、比重輕、光澤度好、附著力強等特性,廣泛用於建築、機械、兵器、車船、漁具、電器製造業中。
  1928年8月,美商施美洋行在重慶建立第一家煉油廠,提煉桐油。l930年美商生利洋行在南岸徐沱建立煉油廠。1936年11月,中國植物油料廠重慶分廠建成,l2月起煉製桐油。
  抗戰時期汽油短缺,中國汽車製造公司於1941年製造桐油汽車成功,9月在重慶做行車表演,以後又做長途試驗,取得良好效果,運輸統制局訂造了大批桐油發動機。
  1942年春,李嘉仲根據周恩來指示,與趙君陶、杜貴文、陳野萍等人一起,以發展實業為由,在黃桷鎮創辦北碚煉油廠,以植物油為原料試制汽油代用品。土汽油驅動了八路軍辦事處的大卡車,雖然不如洋油,跑起來照樣歡快,不知有多少嚮往延安的青年,搭乘著桐油大卡車踏上新的征途。
  西部最大
  食用植物油集散地
  再說本埠食用植物油的銷售,在很長一段時間由小商販承擔。他們從榨油作坊批發進貨,肩挑油簍走街串巷,沿途叫賣。城市近代化後出現油蠟鋪,三兩五兩都可零售,升斗小民是主顧。量具是油提子,哪家的分量旺實,老市民心中有數。
  1931年9月,市油業公會成立,首任主席喻聯三,辦公地點在魚市街興隆居茶社。內設出口組、運商組、行棧組、銷商組,分別辦事。大商號有集義、永生、財神、華光。l932年重慶市區擴大後,江北、沙磁、南岸等地原有的油業公會併入市油業公會,改稱分會。全市會員近600家。
  1937年7月,市植物油業公會成立,負責人劉守仁,辦公地點在化龍橋四川桐油貿易公司。該公會成員主營桐油。l942年9月,成立第一區植物油制煉工業同業公會。這是一個跨地區組織,成員包括重慶及川東、川中、陝西、鄂北158個縣、80多家煉油廠。1944年1月統計,全市有35家國營、民營煉油廠參加同業公會。
  重慶缺乏原料,不是植物油料產地,依賴油商從外地購入。1930年代,每年購入約600萬公斤左右。菜油來源以合川居首位,其次為萬縣、江津、遵義等地。麻油以萬縣第一,合川次之。花生油全部來自嘉陵江流域,以太和鎮、合川、三台等地為主,也有少量從鄰近的江北、鄰水、巴縣、大足等縣採購。
  由於區位優勢及加工業發達,重慶是西部最大的食用植物油集散市場。據1942年調查統計,時有販運商90家,零售商800多家,油行6家,堆棧16家,經紀人50多人,挑販50多人,從業商販共計近千家。
  食用油供應
  從緊俏到過剩
  重慶解放後,在接管官僚資產基礎上,1950年成立中國油脂公司西南區公司,1953年成立重慶油脂公司,陸續興建巴縣白市驛植物油廠、綦江油料加工廠等企業,同時改擴建一批加工企業。經過多年技術改造,全行業實現機械化,並逐步採用先進工藝和設備。1981年江北油脂儲煉廠建成精煉油車間,生產脫磷、脫酸、脫色、脫臭的“四脫油”,供應市場。1984年,該廠又引進意大利油脂精煉和配套設備,1990年產出色拉油,國慶節上市。食用油包裝方式,普遍由散裝改為瓶罐裝。
  品種方面,1953年進行米糠油、黃豆油試榨。1965年,國家投資在北碚區餘家背新建東方紅油脂儲煉廠,精煉棉籽油。1970年代以來,長壽、綦江、江北、璧山、合川、江津等區縣,先後生產出花生油、棉籽油、蓖麻油、捲籽油。
  抗戰時期和三年困難時期,因物資匱乏,都曾實行過食用油限量或憑票證供應。如今各種食用油生產過剩,敞開供應,家庭烹飪不嫌其少,唯恐偏多。為什麼?擔心患上“三高”症也。  (原標題:老重慶植物油加工業史話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w68rwmzq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